
七年级日记合集4篇
一天即将过去了,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,这也意味着,又要开始写日记了。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,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日记5篇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七年级日记 篇1
今天是除夕夜,也就是农历20xx年的最后一天。
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笼,放起了鞭炮,贴上了福字,挂上了对联,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。
我们家也不例外。外婆为我们准备了美味的晚餐,有鱼、肉、鸡、鸭、八宝饭、炒年糕等美味佳肴。其实,年夜饭还有许多习俗讲究,比如:吃鱼要烧两条,一条吃,一条留着,这样表示年年有鱼;吃年糕代表生活年年提高;吃饭的时候要按照辈分或年龄入座,吃到一半的时候还要敬酒或饮料,再说几句吉利话,如:福如东海,寿比南山、工作顺利、长命百岁、财源广进等吉利的话…… 吃完年夜饭后,就轮到发红包了。
我们迫不及待地跑到大人的面前要红包,并说上一句“恭喜发财,红包拿来”的话,等一个个红包放在大家的手上的时候,我们都会迫不及待拆开红包,仔细盘点除夕夜的收获,计划开了如何使用这些压岁钱…… 按照老习惯,除夕夜要守岁,必须待到过了晚上12点后才能睡觉,这可把只愁天亮不愁夜的我给乐坏了,一会儿和表哥、表姐们玩捉迷藏,一会儿和他们放鞭炮,一会儿又和大家一起打扑克、猜谜语,忙得不亦乐乎,根本忘记了睡觉,直到玩得筋疲力尽,个个打起了哈欠,才很不情愿地爬上床。
除夕夜真是太丰富、太精彩、太快乐了,我多么希望每天都是除夕夜啊!
七年级日记 篇2
结束了连续七天的紧张学习,愉快的假期生活就要来到。国庆节,这个人们盼望已久的节日就在这越来越浓的节日气氛中逼近。放学回家,只觉一身轻松与愉悦。夕阳下的村庄,农忙已悄然来临……
大雾笼罩的清晨,早已是人群穿梭,连空气都在跃动,仿佛在附和着节日的节拍。竹筐、扫帚、板车、打稻机……都已从一年的沉睡中苏醒,叫着嚷着向田野开进。一排排新颖的收割机大队整齐的排在公路两旁。拖拉机开始吆喝,大筛子开始舞动,喧嚣与嘈杂回荡在深秋的天空。农忙的“枪声”打响了!
一大早,我们匆匆扒了几口饭,便全家出动,“全副武装”。田里老爸早已和收割机的主人边收边喊,那面红耳赤的场面真让人好笑又紧张。收割机在满天飞舞的稻须中缓缓穿行,一排排金灿灿的稻子随即倒下。一阵轰鸣过后留下的只是一列列完成使命的稻秆。它们安详地躺在方正的田野中,随着瑟瑟秋风不是挪动几下。收割机忙完了,人就该活动起来了。一袋袋稻子如繁星一般点缀在没有生命的田里,七零八落。而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它们扛到公路上,晒开。老爸一马当先,扛起一袋看上去似乎很有分量的稻子,风驰电掣般奔向马路。老妈则稍逊色些,需要我的帮助才能扛起,然后也飞一般地走向马路。他们一来一去,一弯一挺,反复浓缩了他们这些岁月以来的劳作的身影,让人不免流下酸楚的泪水。我也想尝试着和他们一样,可袋子就像长了根似的,怎么都拔不起。望着他们,我只好无奈地在田里捡拾收割留下的“残渣”,至少不能让汗水浇灌的粮食轻易浪费了。
遥看远方,烟雾缭绕,收割机声、打稻声、烧秆声交织成一片,组成了这特殊季节中的一曲特殊的交响乐。公路上,拖拉机,板车忙开了,满载着收获与喜悦在路上来回穿梭。打稻机也在田间如老黄牛不眠不休。
夕阳西沉,到处火光四起。稻秆在烈火下化为灰烬。熊熊大火拖着壮丽的白烟直冲云霄,噼里啪啦炸开的遗留稻穗仿佛在为这壮观景象伴奏。人们挑起各式家伙疲惫地踏上归途。爸爸妈妈也在夕阳的余晖下结束了一天的劳累。他们并没有埋怨,也没有诉苦,只是强笑着回家。
回望如疆场一般的田野,凝视着渐渐微弱的火光,心中不由升起一股莫名的悲伤。总觉得眼前这化为灰烬的稻秆就是父母短暂平凡的.一生。他们历经沧桑,吃尽酸甜苦辣,为的就是那一串稻谷,那一份希望。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如此?他们终年奔波,他们为我们牺牲了生命中最可贵的东西——青春。岁月蹉跎,他们在付出与奉献中逐渐老去。他们完成了他们所谓的“使命”,他们用一生孕育了我们。我们或许会辉煌,会伟大,但他们却注定了在平凡与沉默中离去。正如稻秆一样,消失在茫茫人海。
看着夕阳下父母远去的背影,回忆他们过去的种种,我的眼睛湿润了……
七年级日记 篇3
春节的习俗可多了!有贴春联、贴“福”字、剪窗花等等。
春联也叫门对、春贴、对联、对子等,它以工整、对偶、简洁、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愿望,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。每逢春节,无论城市还是农村,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在门上,为节日添加喜庆气氛。
春联的种类很多,根据其使用场所,可分为门心、框对、横披、春条等。“门心”贴在门板上端中心部位;“框对”贴在左右两个门框上;“横披”贴在门媚的横木上;“春条”根据不同的内容,贴在相应的地方。
去年的春节我们家还贴了一个倒“福”字呢。春节贴“福”字,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。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向往和祝愿“福气”、“福运”,干脆将“福”字倒过来贴,表示“幸福已倒”“福气已到”。
“福”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。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“福”字作暗记准备*。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,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“福”字。
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,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“福”字。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,竟把“福”字贴倒了。第二天,皇帝派人上街查看,发现家家都贴了“福”字,还有一家把“福”字贴倒了。皇帝听了禀报大怒,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。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,忙对朱元漳说:“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,故意把福字贴倒了,这不是”福到“的意思吗?”皇帝一听有道理,便下令放人,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。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,一求吉利,二为纪念马皇后。
春节的习俗五花八门,丰富多彩,我真盼望春节能早日到来!
七年级日记 篇4
最近的天气总有些让人捉摸不透,好天气坏天气,在这个季节总是跟雨雪联系在了一起。
今年的冬天似乎格外冷,倒不完全是因为下雪的缘故。山里的冬天雪是不足为奇的,倘若总是阴雨连连,倒让人不胜寒意,也平添了几许愁绪。
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,总不喜欢雨天,因为没有一双适合雨天穿的鞋,我讨厌鞋袜湿漉漉的感觉。稍大点之后,却每天都盼望着下雨,因为母亲给我买了雨靴,早上出门再三叮嘱别去玩水,但还是会往水多的坑里面去,弄得全身脏兮兮的,回家之后自然又是母亲的一顿训斥。
孩子时候的我们,也许是叛逆,也许是好奇心的驱使,总是喜欢做大人们反对的事,现在长大了会更懂得理解大人们的苦心。如今,母亲不再提醒我别去玩水,遇到雨天却会小心谨慎地避开水坑,保持鞋袜的干净,因为我是个大人了。现在我可以自己买很多双适合雨天穿的鞋,但我仍旧不喜欢下雨天,因为雨总让人想到“距离”这个词,而距离总有种孤独的意味在里面。
怀念阿桑忧郁的歌声,“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,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”,我喜欢安静,喜欢一个人静静地思考,而这样的生活注定是孤单的。我不害怕孤单,但我害怕距离,害怕因为距离而产生的孤独感,害怕没有可以想念的人。
窗外的雨还是一直地下着,我想看看外面的天,可是看到的只有雨雾;我想出去走走,可是雨越下越大,我害怕弄湿鞋袜;所以还是坐下来听听歌吧,竟是南拳妈妈的《下雨天》。于是写下上面的文字,就叫“下雨天”吧……